教学资料

首页 >> 资料下载 >> 教学资料 >> 正文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发布时间:2006-09-13 08:40    作者:张超    来源:     点击率:次     打印

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

“十一五”时期是我院稳步发展、提升层次的重要阶段,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教育兴国的指示精神,抓住发展高等教育的大好机遇,加快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结合全校发展目标,特制定我院发展规划。

一. “十五”发展时期状况

(一) 建设成绩与经验

教学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积极申报新专业

为了不断增强经济管理系的办学实力和扩大经济管理系的办学规模,在认真调研和分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于2001年、2002年和2005年成功申报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使我院的专业总数达到五个。

2、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使其更加符合专业教学要求。

教学评估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系的实验室建设,但距离我系的专业要求差距还很大,以系内自筹和院里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搭建了一个拥有100台电脑的信息化综合实验室,购置了相应专业的教学软件;对机房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线;购置了卡式管理系统一套,并进行了相关教师的培训,现以投入正常使用。

3、不断完善系级教学管理文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在原有的校级教学管理文件基础上,不断完善系级教学管理文件,出台了实习手册、系级考试管理制度、四、六级和研究生考试奖励办法、毕业论文格式样本和试卷分析及试题要求格式样本,毕业论文的格式样本等五十多项系级教学管理文件,进而使我系的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

4、积极进行示范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认真组织系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为全系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也极大地促进了我系教师的教学水平。认真组织专家推荐参加院级教学名师的评选。由于组织到位,使得我系在院级教学基本功竞赛和院级教学名师中均有所获。每年校级基本功大赛都有我系教师获奖;赵公民、彭佑元、郭丕斌老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5、积极组织实施系级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

成立了院级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委员会,对我院的所有课程和专业进行了自评。由于组织到位,在校级评审中,经济学专业被评为校品牌专业,《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五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其中《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科建设方面:

“十五”时期,我院的硕士学位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申报成功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和系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为2005年新批准的硕士点,将于2007年开始招生。

从学科特色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已初步形成以管理科学和区域经济评价为主的学科群,尤其在山西省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科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团队;教学科研条件方面,现有研究生专用实验室一间。

(二) 不足与问题

教学方面:

1、实验室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我系投资建设了信息化综合实验室,但仍然无法满足现有专业的教学要求,尤其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室缺口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应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提高我院实验室的利用率。

2、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普遍提高

进一不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示范教学和模拟教学,普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3、教学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在原有的教学管理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文件,并进行层层落实。

学科建设方面:

1、学科方向上主要问题是:(1)目前,我院的三个硕士点均属管理学或工学硕士点,经济学科尚无硕士点,这与我院横跨管理与经济两大学科的发展结构不符,制约了我院的进一步发展。(2)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建设刚刚步入正轨,需要从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上予以提升。

2、学科团队建设方面,各特色学科团队初步形成,但由于研究基础较薄弱,缺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带头人,整体师资队伍水平尚待提升。

3、科研与教学条件建设方面,由于管理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战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的实验条件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我院以管理学科为主的研究生培养要求,亦缺少为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实验服务的条件。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学院横跨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这两个学科在全国的布局大体上是:综合大学的经济学比较强,以工为主的大学管理学比较强。我校是一个以工为主的学校,发展定位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文、经、法、教等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现在我院基本上也是管理学较强经济学较弱。就山西省高校而言,山大、财大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太原科技大的管理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比我院也强,理工大也是如此。我们学校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面临很大挑战。

三、“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与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四三二一”发展规划,即以四种精神为保障,以三项发展为动力,抓好两大任务,实现一个目标。

弘扬四种精神是指:以建设经管、发展经管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精心培育人才、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三项发展动力是指: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个人素质提升与职业发展、经济管理系的持续发展;两大任务是指:着力抓好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一个目标是指:以稳定提升教学质量为主体,面向市场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生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力争办成省内富有特色的经管类院系。

(二)、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稳定发展现有本科专业,学生规模控制在2000人左右;加快师资队伍素质提升速度,促进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化;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成果水平持续提高。

(三)发展思路

带好两支队伍,紧抓三项工作,获得四个进展。

建设两支队伍,一是教师队伍,二是管理队伍。实施“人才强院”措施,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快“引进人才、培训提高”的步伐,增加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的人数。二是通过加强管理和强化竞争机制,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教师,三是引入外聘,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要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必须搞好制度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学院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目前已出台“院务会议议事规则”等决策制度,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考核规定,正在进行各种制度的修订。

三项工作:第一是学科建设。填补经济学类硕士点的空白,争取申请到MBA或MPM,理顺现有三个硕士点的学科关系。组建比较稳定的学术团体,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加强薄弱环节。

第二是科研工作。树立“科研兴院”的意识,进一步拓展横向研究课题,争取国家级课题的零的突破,扩大管理咨询业务,增加学院的创收,逐步扩大我院的影响。

第三是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通过修订教学计划,优化学生的现代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使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稳步提高。进一步做好名师工程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工作,培养校级名师,建设校级精品课程,打造品牌专业。集中精力完成迎评工作的各项任务,争取在学校名列前茅。

四个进展:

一是培养学生的质量有比较明显提高,二是硕士点数量增加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进,三是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四是本科生就业率稳步提高。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 主要任务

1.教学管理

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完善金融模拟系统、财会电算化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在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建设卡式管理系统,增设ERP企业管理模拟系统、工商管理实训模拟系统、国际贸易实务流程模拟系统等软硬件系统。

根据专业和学科建设的要求,增设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在省内外各类工商企业中更换和设立专业实践与实习基地。

结合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根据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标准,以课群形式加强课程的协调和整合。进行管理学与经济学重点课程建设,到2010年建成5门校级优秀课程,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从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考虑,选择各专业教材;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教材或学习指导用书,到“十一五”末期出版4部教材。

加强教学过程控制,保证教学质量。实行课程教学责任制,明确并规范教师的责任;继续进行教学督导及课堂教学评估,完善系级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评估为契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迎评工作准备,以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宗旨,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促进管理提升。

2.师资队伍建设

到2010年,教师规模达到100人左右,高级职称达到30%,硕士以上学历达到100%;各学科科研团队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高素质的学术梯队。

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引进人才主要以具有高级职称和高级学历的“双高人才”为主,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2010年,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20%以上。

重视团队建设,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梯队。建立教师自我约束、终身学习、奋发向上的持续发展机制,满足学科发展和课程体系更新、科学研究的需要。注重教师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按照学科发展方向,以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人才为核心,组建几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梯队。

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成长机制。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氛围,对课题申请、鉴定,出版专著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系里都要给予相应的资金资助和奖励。

3.科研与学科建设

(1)科学研究的重点任务

在“十一五”期间,管理学学科申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点,主要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及“企业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经济学学科申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发展“区域经济学”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二级学科。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在稳定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按照市场需求适时设置专业方向。

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建设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特色团队,争取建成1-2个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研团队。

(2)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

按照学科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组建学科建设课题组,围绕以下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申报与研究、发表论文和专著出版。

管理学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有:

l “技术经济及管理”将主要围绕技术经济评价、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而展开。

l “企业管理”主要设置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等几个方向。

l “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设管理决策与人因工程、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工程与管理、营销管理与创新、科技创新管理与区域战略管理等几个研究方向。

经济学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有:

l “区域经济学”将设有重点资源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城市发展研究、资源型城市转型、区域经济规划等研究方向。

l “国际贸易学”将设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国际营销等几个方向。

(二)保障措施

本着“从严治系、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的原则,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进一步统一全系的思想认识,为我系发展提供强有利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抓好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组织党员和教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尤其是系级中心组的学习。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学生的学习及各项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教育师生员工,增强理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教职工投身改革的热情,增强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的解决好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局。

(二)制度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如教学管理、评估制度,科研工作管理、奖励制度,教师进修读学位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营造一个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科学民主、以人为本、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学术氛围浓厚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上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教育为先导,管理为手段,分层次分阶段地对不同群体和个人进行教育和管理,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机制,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正常轨道,为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开展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证。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构建的过程,这种积累和构建是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为前提的,与此同时,学校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过渡中,也对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是新时期对每个大学生的现实要求。

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在“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中,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我们学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暴露出的问题是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全面下滑,加之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供给严重不足,也造成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整体下降,尤其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持续高涨,使许多学生渐渐滑向边缘成为问题学生。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开拓多种渠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大学是一个相互学习和熏陶的过程,学生不仅要自主学习,还要相互学习,渐次提升。因此,我们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的同时,其个性品质和文化涵养也得到渐次提升。

再次,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学生的自愿组织,它遵从“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加大对社团的指导和投入力度,通过高质量的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自愿参加,并且,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来弘扬主旋律。

最后,要创新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机制。学生工作是保证学校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十一五”期间,我们在继续推行学生工作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同时,要加大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确保学生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而且,要抓好学生工作中主要依靠的三支队伍,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机制,锤炼出一支张弛有序,反应灵敏,工作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同时,要加大学生工作的制度建设的力度,通过建规立制来激励人,约束人,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群体中可能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学生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尽可能地将一切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基础条件建设

进一步改善教学与科学研究办公条件,完善和扩展经济管理系网站功能,发挥学术交流与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系图书资料室将每年添置图书、期刊1000册左右,音像资料10种,到“十一五”末期藏书总量达到1万册,音像资料满足各学科教学研究的需要。

(五)资金保障

遵循“开源节流”的资金使用原则,在积极争取学校经费的同时,广开渠道,通过争取各级科研经费、企业赞助、对外培训,增加经费来源,为我院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六)其他方面

组织力量,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的课题,争取国家级课题申报有零的突破,有更多的课题在省市获奖。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广开渠道,积极为社会服务,大胆探索与地方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力争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及管理咨询途径,争取更多的政府和企业横向课题,广开研究经费的多种来源,加快研究成果转化,求得良性发展。

上一条: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条:经济与管理学院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