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北大学要红要专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黄笑笑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复兴路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在土地革命战争馆,我看到了翻身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斗地主、分田地的巨幅油画,看到了贫苦百姓争相送自己的儿子、丈夫参加红军的照片,看到了红军长征时用过的牛皮、草鞋、铁锅、剌刀等,看到了过草地、爬雪山时艰难的步伐,我深刻感受到:正是有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正是有了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黄笑笑同学表示,这些展品生动的再现了历史的一幕幕,令她有如身临其境,惑慨万千。
在抗日战争馆,陈列展出了许多幅历史图片。这些图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浴血杀敌的壮烈场景。整个陈列,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辈革命家领导军民坚持抗战的光辉业绩、也记述了千百个民族英雄,生动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不可辱、侵略者必败,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必胜。
通过观看黄笑笑同学给大家分享的照片与视频,我们实践团队成员都有深深的感触。历史给我们展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为了争取独立流血流汗、前赴后继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使我们对历史上一切爱国者和革命先辈的尊敬与祟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历史上,越是在我国民族面临危亡威胁的严重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高昂,越发激扬。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奋斗不息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风火已然熄灭,硝姻也缓缓散尽,但是战争的神话,英雄的传奇却从岁月的流转中沉积下来,它激励着—颗颗崇尚英雄主义的心灵。如今这些传奇的积淀,已汇聚到中国这座中国唯—的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让我们愈发感到现在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共青团员,我们—定会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让祖国强大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中北大学要红要专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杨桔玮来到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秦家大院-八路军学兵大队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山西临汾地区尧都区刘南村的“秦家大院”,是抗战初期由周恩来提名的“八路军学兵大队”成立的地方,也是贺绿汀的成名曲“游击队歌”创作的地方。80多岁高龄的赵刚老先生(红色专家)为秦家大院门口写的楹联,上联:“学兵大队周恩来议名情愿诞生辉映中华”;下联:“游击队歌贺绿汀创作刘村唱响传遍全国”。“刘村成立学兵大队,革命熔炉炼真金。似火青春千古颂,600精英抗战魂”。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是一段如诗如歌的篇章。当时周恩来高瞻远瞩,他说:流亡学生、青年都是我们国家的精英和未来,必须把他们迅速吸收组织起来,经过学习培训,让他们快速成长成才,输送到国家急需要干部的第一线,让他们个个都成为我们抗战队伍的中坚。随即,他提议为这个新生的组织命名为“八路军学兵大队”。八路军学兵队的精神是什么?一位学兵队后代说得很到位:学兵队的精神首先是责任感,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责任,解放劳苦大众的责任心。第二是激情,为了承担责任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勇往直前的激情。
国以才而立,业已才而致,政以才而兴,经过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把日本鬼子打回了老家,消灭了蒋匪军,成立了新中国。很多学兵队员又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挑起重担,成为国家栋梁,肩负起历史重任,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其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对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历程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也更加坚定了政治信仰、法治初心,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学习先辈的优秀品质,为国家发展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